新闻动态
黄土高原212万年前已现人迹
黄土高原212万年前已现人迹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团队在《自然》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朱照宇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新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通过考古研究,该遗址的时间可追溯到大约126万年到212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之前认为的更早。昨天,朱照宇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团队已经在该遗址进行考古研究长达14年。
朱照宇说,新遗址的发现建立在此前的考古成果之上。
时间回溯到1964年的灞河南岸,朱照宇团队中的黄慰文曾作为蓝田公王岭的考古小队长,见证了蓝田公王岭猿人遗址的出世。经考古学家测算,出土的蓝田猿人头盖骨距今有163万年。但在后来的野外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公王岭的地层里缺失了一段,“就像是一座十层的大楼,缺失掉中间的两层楼。”朱照宇说。
发现有地层缺失,研究人员们决定寻找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
2007年7月18日,时隔40余年后,朱照宇与黄慰文等人发现,灞河北岸的上陈村有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此地层连续无断层,每一层有不同的地质特点。更令朱照宇兴奋的是,第一天,他们就发现了第一件石器。接着,他们发现,地层里的好多层都有零星分布的石器。后来,这些出土石器与古老地层,将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再次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国外大学毕业证办理--从而使上陈遗址成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类遗迹点之一。
团队扎根黄土高原14年
14年来,朱照宇团队的11个人,在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感受着昼夜间的冷与热。夏天,朱照宇团队会在村里购买陕西大饼,再抱上几个西瓜,到远处的遗址旁。对于他们来说,西瓜比水更解渴。团队成员们往往顶着大太阳,蹲在黄土里研究十几个小时,直到天黑。
到了冬天,黄土干燥,地层更清晰,研究员们便忍着酷寒工作。朱照宇现在还记得,2004年11月他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那时,黄土高原刚飘起小雪,朱照宇站在这片野外陡坡上,站立都很难,只能慢慢在陡坡上挖出站脚之地。
在大雨天里,黄土湿滑,团队只能收工。若有幸遇到小雨,他们会用树作掩体保护电脑、笔记本,等雨停后继续工作。尽管衣服湿透,但不一会儿就能被蒸干。
据不完全统计,朱照宇团队去过20多次上陈村。直到现在,年近七旬的朱照宇坚持亲自爬坡、采样、挖土,而团队中的黄慰文已满80岁,另一位英国研究员也已年过七旬。
谈及14年来的研究,朱照宇略显轻松的语气中也透着一丝丝沉重。“我们团队多是研究生,我已经送走了自己的五届研究生了,还借过同事的四届研究生。”朱照宇笑着说,“做这么长时间,一是因为石器稀少,二是尽量用最老的石器,这样成果才有分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团队在《自然》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朱照宇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新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通过考古研究,该遗址的时间可追溯到大约126万年到212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之前认为的更早。昨天,朱照宇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团队已经在该遗址进行考古研究长达14年。
朱照宇说,新遗址的发现建立在此前的考古成果之上。
时间回溯到1964年的灞河南岸,朱照宇团队中的黄慰文曾作为蓝田公王岭的考古小队长,见证了蓝田公王岭猿人遗址的出世。经考古学家测算,出土的蓝田猿人头盖骨距今有163万年。但在后来的野外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公王岭的地层里缺失了一段,“就像是一座十层的大楼,缺失掉中间的两层楼。”朱照宇说。
发现有地层缺失,研究人员们决定寻找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
2007年7月18日,时隔40余年后,朱照宇与黄慰文等人发现,灞河北岸的上陈村有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此地层连续无断层,每一层有不同的地质特点。更令朱照宇兴奋的是,第一天,他们就发现了第一件石器。接着,他们发现,地层里的好多层都有零星分布的石器。后来,这些出土石器与古老地层,将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再次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国外大学毕业证办理--从而使上陈遗址成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类遗迹点之一。
团队扎根黄土高原14年
14年来,朱照宇团队的11个人,在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感受着昼夜间的冷与热。夏天,朱照宇团队会在村里购买陕西大饼,再抱上几个西瓜,到远处的遗址旁。对于他们来说,西瓜比水更解渴。团队成员们往往顶着大太阳,蹲在黄土里研究十几个小时,直到天黑。
到了冬天,黄土干燥,地层更清晰,研究员们便忍着酷寒工作。朱照宇现在还记得,2004年11月他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那时,黄土高原刚飘起小雪,朱照宇站在这片野外陡坡上,站立都很难,只能慢慢在陡坡上挖出站脚之地。
在大雨天里,黄土湿滑,团队只能收工。若有幸遇到小雨,他们会用树作掩体保护电脑、笔记本,等雨停后继续工作。尽管衣服湿透,但不一会儿就能被蒸干。
据不完全统计,朱照宇团队去过20多次上陈村。直到现在,年近七旬的朱照宇坚持亲自爬坡、采样、挖土,而团队中的黄慰文已满80岁,另一位英国研究员也已年过七旬。
谈及14年来的研究,朱照宇略显轻松的语气中也透着一丝丝沉重。“我们团队多是研究生,我已经送走了自己的五届研究生了,还借过同事的四届研究生。”朱照宇笑着说,“做这么长时间,一是因为石器稀少,二是尽量用最老的石器,这样成果才有分量。”